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教学督导点赞课堂(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309

教学督导点赞课堂

(第一期)

本学期教学督导启动以来,我校教学督导工作有序开展。各学院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授课重点突出,注重知识点讲授与案例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多样,授课语言生动,教学仪态良好,教学督导委员对他们进行表扬。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用心设计教学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本期表扬名单:

姜作冰硕士研究生,潍坊学院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任教师

  彬: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潍坊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道路桥梁教研室主任,吉林建筑大学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山东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中国力学学会会员,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文科二组教学督导委员对法学院青年教师姜作冰提出表扬:

4月22日,文科二组教学督导委员听了法学院姜作冰老师讲授的《科学社会主义》(第3节)。姜老师研究课堂教学活动,并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语言的口语化完美、自然流畅度、规范、抑扬顿挫应用得当,教态自然大方,情绪饱满,讲解内容清楚,课件制作实用、简洁,教学过程中有讲解、有问题思考,穿插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内容中,整个课堂生动灵活,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师教学感言: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法学院姜作冰

作为近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至关重要。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不在于一朝一夕,需要我们为之付出长久的努力。为此,我们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投入。

课前:潜心思考,认真备课

教材承载着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把握、深挖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在备课的过程中,可至少翻阅三遍教材。第一遍,根据前期教学进度安排,将此次所讲内容从头快速翻到尾,明确一次课的教学任务量,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较为快速翻阅,关注标题,在头脑中建立内容框架。第三遍,仔细阅读,勾画重点内容,梳理教材逻辑和讲课逻辑,思考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思考如何融入案例情境,思考如何体现课程思政。同时额外翻阅其他相关书籍,以加深印象、增进理解,也可从中选取有益内容补充至课堂。

课中:全心投入,与生共舞

在课堂中,教师要有适当的热情,以自身的积极状态带动学生情绪。教师全身心投入课堂时,学生也易受到教师感染。一成不变的课堂,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度。因此在教学中,除恰当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多样教学方法之外,也需调动教师自身能量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注重语音的高低起伏、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变化、语句的断连疏密、表情的丰富等,体现教师自身的亲和力。同时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并能根据学生当下的反馈情况,灵活把控教学进程。

课后:反思总结,自我提升

一堂课的结束,也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开始。在课后,询问自身对于本堂课的整体教学体验,是放松愉悦,还是略带遗憾,亦或是其他感受。进而回想教学过程,思考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再改进,是否有解决方法。每次从反思中获得新体会,日积月累,终会形成教学的自我超越。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接触某些课程的时间较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但这也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对此,要敢于正视自身不足,同时也要满怀信心、持续行动,静心取得进步。

良好的教学能力,是我们青年教师站稳讲台的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升的同时,我们需保持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对教学工作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这是支撑我们青年教师走的更远的强大而持久的力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们便要一直在路上

    理工农一组教学督导委员对土木与交通学院教师周彬提出表扬:

4月23日,理工农一组教学督导委员听了土木与交通学院周彬老师讲授的《结构力学》(第2节)。该教师在讲授课程中,课堂驾驭能力强,概念讲述清晰,实例分析清楚,重点突出,板书有条理,推导有序,内容熟练,语速适中,能恰到好处的加入思政内容,善于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互动气氛很好,堪称完美的一堂课。



    教师教学感言:

锤炼教学法站稳三尺台

                            --关于《结构力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土木与交通学院周彬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于如何教学,古今教育大家早已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站上三尺讲台13年的老师,更能深刻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使命所在和肩负的责任,深知自身与专业师范毕业老师的差距,时时鞭策自己,以“学生”身份教学,讲好每一堂课。为了更好跟教育同仁交流,下面谈几点我的课堂教学体会。

一、牢记为谁讲,定位学生导向

心中有学生,坚持以立德树人之心站稳讲台,力争把最好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把最崇高的理想传播给学生,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时时关注学生成绩和学习情况的变化,将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进步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探讨,了解他们所想所需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二、清楚讲什么,坚持以学定教

   (一)充分做好备课,具备“断电”讲课能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门课程能否讲好、教会,真正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备课是基础。备课时,要认真学习熟悉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做到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充分掌握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深刻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将课程所有知识点前后贯通,搭建课程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锻炼“断电”讲课能力。像《结构力学》这门课程,虽然已经讲授过13个学年,教过800余名学生,但每当新学期开始前,始终带着“第一次”讲授这门课程的初心和热情,做足准备工作。

(二)做好学情分析,实现“双效”最大化。学情分析是每堂课开始的重要准备工作,也是做到实时动态调整的重要手段。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查阅前置课程成绩单、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以及课下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前置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研判,查缺补漏,并以此作为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教学进度的依据,并保证每堂课讲授效果的最大化,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实现教与学的“双效”双赢。

(三)引入思政元素,专业思政两不误。要实现教师肩负的教书育人职责,就要充分认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专业教育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思政教育是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的重要途经。当然,在课堂教学引入思政元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丝滑入口,便于消化”,避免“两张皮”现象。如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通过学生自身错题经历和工程失败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耳濡目染,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学生今后从事结构设计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聚焦怎么讲,完善讲课形式

(一)开课即定规矩,建立良好课堂秩序。无规矩不成方圆,新学期开课时即向学生阐明课堂纪律和课程评分规则,并全程重视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特别是,现如今手机已经普及,它既可以是帮助教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帮手,也可能是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结构力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行为加以限制,例如学生手机不允许放在桌面上,最后一排交手机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对所学课程的热情,并反向利用手机粘性,促使学生争着往前坐,避免了“退避三舍”现象。

(二)把握教学内容,用好板书以及PPT。板书和PPT课件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二者各有优势。板书易于控制课堂节奏,及时补充、强化学生难懂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PPT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一目了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了解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处理好板书和PPT课件的结合关系,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真正实现“1+1>2”。例如,在《结构力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整板书和PPT的使用方式和比例,对于基本概念、发展现状等侧重传授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可采用PPT多一些,而对于截面法、力法、位移法等侧重培养计算分析能力的教学内容则以板书为主。

(三)激发学习兴趣,专业知识生活化对于刚开始接触专业学习的本科生,直接使用专业性很高的案例进行授课,晦涩难懂,往往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而将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采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小案例,既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又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结构力学》课堂教学中,既引入了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的案例进行教学,也通过分析切菜、拔河、塔吊载物等生活场景背后的力学原理及知识点,使学生体会到了所学专业知识的用处,还通过“纸牌连连看”、“徒手找重心”等演示实验和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直观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如何发生,使教学和学习过程更加轻松生动有趣。

(四)巧用提问练习,提高上课“抬头率”课上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是提高课堂“抬头率”的重要方法,也是随时检验授课效果最直接的途径,因此用好上课提问和随堂练习十分必要。在《结构力学》课上,采用车轮式提问方式,强化学生对几何构造组成规则、静力平衡方程、截面法、单位荷载法、力法、位移法等核心知识点和关键分析方法的记忆。通过随堂练习,立即检验课上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思考的主动性,更加深入扎实理解学习内容的难点,巩固强化授课效果

四、着眼能讲好,不断与时俱进

(一)博采众长,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教授课程,多年讲授同一门课程难免会产生懈怠心理,如何能保证对所讲课程的与时俱进,需要虚心求教,集百家之长。通过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教学培训活动,向身边优秀教师虚心请教,利用各种平台借鉴兄弟院校教师的做法,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善用平台,不断拓展教学时空。学习通、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具有丰富的教学辅助功能,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平台,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开展课堂点名、提问、布置作业、阶段测验等教学活动,丰富教学资源,还便于对过程性考核资料进行存档,满足教学审核评估需要。目前,《结构力学》在线课程建设初具规模,已经尝到信息化教学的甜头,未来也将继续深入挖掘平台功能,加强在线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率,拓展教学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