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过程。基于OBE理念课堂强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在教育的田野上,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收获知识,收获成长,收获未来。本期教学督导点赞课堂分享来自《设施植物栽培学》的经验、做法。
本期表扬名单:
高铭雪,女,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潍坊学院现代农学院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近几年主讲设施植物栽培学、农业设施结构设计与施工等课程。
理工农四组教学督导委员对现代农学院青年教师高铭雪提出表扬:
9月24日,督导组理工农四组现场督导现代农学院高铭雪老师讲授的《设施植物栽培学》(第6节)课程。
督导组成员一致认为,高铭雪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授课准备充分,使用了形象的教具,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了启发式授课,设计了课堂讨论、抢答、小组任务等丰富的互动环节,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中。课堂运用混合式教学,融入了明细可见的课程思政元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感言:
播种知识,耕耘智慧,培育未来
农学门类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讲授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课程不仅要求我们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OBE理念,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评价反馈,都以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此我将课堂比喻为农业植物生产的过程,分享几点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和进步。
一、深挖课程内容,耕耘知识的土壤
如果将课程内容比作土壤,那么备课就是整地阶段。只有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营养。通过查阅最新的学术资料、参与行业交流,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设施植物栽培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能够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教学案例,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与此同时,农业设施对学生来说具有陌生感,因此在备课阶段,我会自己动手准备教具,如模型、材料实物等,努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讲解设施结构时,通过对比展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文洛型温室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设施种类的差异,体会农业的魅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育智慧的幼苗
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调控系统需要根据植物需要进行设计。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就像植物幼苗一样,也需要随时关注他们的需求并给予足够引导。现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可以充分拓展教学资源,同时运用各类教学平台:线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包括视频讲座、互动讨论区等,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线下课堂组织抢答、小组任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例如在进行温室环境调控章节学习时,让学生自主设计整套调控系统,合作完成全部背景调研、数据分析、模拟设计、展示汇报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提出质疑和改进意见。
三、坚持思政育人,浇灌品德的清泉
思政如水,润物无声。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就像农业生产中的“灌溉之道”。作为一门与农业紧密相关的学科,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设施植物栽培的历史和发展展示了中国农业的辉煌成就,让学生了解并自豪于我们悠久的农业文明;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元素不仅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感,更是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的从业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运用多元反馈,收获成长的果实
持续的评价与反馈像是在果实形成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的品质鉴定。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我还设计了阶段考核、项目报告、口头汇报、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考察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些反馈,我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而努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同事们持续交流学习,共同进步,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